保障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

2020-06-04 0

1 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调查发现:农村有文化、懂技术、年轻有为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种地农民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耕地被闲置、抛荒和粗放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使有限的粮食生产能力没有被充分发挥。

1.1 种粮比较效益太低仍是困扰当前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

  谷贱伤农,种粮不赚钱,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不断上升,很多农民纷纷转从他业,谋求更高的收入渠道。粮价连年持续走低,种粮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种粮利润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随着粮食收入在农民家庭总收入中比重的下降,靠种粮来增加收入对农民的刺激性不大。而且种粮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很多外出务工,剩下的中老年人在家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照顾孩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已严重影响到粮食生产。因为劳动力不足,很多家庭只能缩小种植面积或降低复种指数,出现季节性抛荒。在现有规模上的种植,也是疏于管理,导致粮食单产水平不高。或者把农田改挖鱼塘,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受比较效益影响,粮食生产资源大量转向其他产业。据调查,目前在湖北荆州种1亩粮食的产值只有400~450元,纯收入50元左右,有的甚至亏本。而一般水产养殖的亩纯收入在500元以上,特种养殖在1000元以上;蔬菜种植的亩纯收入也在300 元以上。而农民外出打工,一对年轻夫妇一年的纯收入一般可达8000元左右,大大高于种粮收益。由于种粮不赚钱,甚至亏本,农民纷纷将耕地、劳力、资金投向效益较高的水产养殖、经济作物种植或直接从事二、三产业。

1.2 粮食涨价、粮食补贴与减免税尚不足以确保粮食效益提高

  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农民收入虽有所提高,但受粮食减产、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市场粮食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但此次粮价上涨农民得到的好处并不太大。大多数农民在粮食涨价前已把大部分粮食销售出去,农民手中已没有太多余粮,而粮食及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部门却从中受益颇丰。因为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升高。税改政策和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好处,正在被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蚕食。

  粮食补贴并不足以调动种粮积极性。以枣阳市为例,2003年全市价外补贴总额594万元,按18.3 万农户计算,户平32.5元,人均不到7元。农民为得到每公斤0.06元的补贴,粮食要晒干除杂,加上减重因素,基本上没有增加什么收入。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民不愿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