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科技自主创新为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2020-06-04 0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布朗在《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中写道:“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针对这种危言耸听的“中国威胁论”,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站了出来,他骄傲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历史印证了袁隆平的话。

  引起世界瞩目的水稻产量的三次历史性飞跃都发生在我国半个世纪的科研历程中。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水稻科技自主创新,不断加大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推动了水稻生产的稳定发展。50余年来,我国稻谷年产量增长了近4倍,目前,播种面积约占世界的19%,产量占世界的35%,居世界第一。

  20世纪50年代,广东省首先选育出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并以此为材料开展杂交矮化育种,于1959年育成耐肥、抗倒、高产良种“广陆矮”。随后又相继选育出50多个矮秆良种,实现了水稻矮秆品种熟期类型配套,解决了长期以来高秆品种耐肥性低、收获指数低、易倒伏的难题,引起了世界水稻育种方向性的转变。此后,科技人员又相继育成了一大批半矮秆高产良种,于70年代中期在全国普及,使全国水稻单产水平提高了30%左右,实现了我国水稻的第一次飞跃。

  20世纪60年代,以袁隆平为首的我国水稻科技人员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使籼型杂交稻率先在中国获得成功。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推广,使水稻实现了第二次飞跃。目前,杂交稻播种面积已达1500万公顷左右,单产比常规稻增产15~20%。杂交水稻不仅为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被世界大多数水稻生产国引进应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部开始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这项研究也孕育着我国水稻的第三次飞跃。为此,科技人员提出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与理想株型塑造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采取两系法杂交稻、三系法杂交稻和常规稻兼顾的选育途径,应用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先后育成12个超级杂交稻新品种,达到了百亩示范片验收平均亩产超过700公斤的育种目标,小面积高产田块亩产可超800公斤。所育成的“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不但产量高,且年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2000年,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启动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这项计划通过对水稻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可以获得大量与水稻育性、丰产、优质、抗病、耐逆、成熟期等有关的遗传信息和功能基因;可以促进水稻的品种改良,培育更好的优质高产新品种;还有助于了解小麦、玉米等其它重要农作物基因组中的相关基因,从而带动整个粮食作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专家称,它在农业上的意义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相媲美。

  世界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在他的著作《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中写